教師資格考試經驗交流:謹防重回繁瑣分析的老路
發(fā)布者:網上發(fā)布
曾幾何時,繁瑣分析成了語文課堂教學高耗低效的代名詞。教師講得累,學生學得厭。早在10年前,著名特級教師張慶先生就曾振聾發(fā)聵地指出:“堵不住繁瑣分析的路,就邁不開語言訓練的步?!比缃?,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新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課堂教學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實實在在促發(fā)展”已成為大家的共識。聲光電開始真正為教學服務,動態(tài)生成成了新課改亮麗的風景。語文教學開始往本色語文的方向前進,逐漸脫去本不應屬于它的非語文的外衣。學生開始用語文的方式學語文,在和文本的深入對話中逐步走進文本內核。語文課,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但是,最近參加了一系列教學研討活動卻發(fā)現(xiàn),我們在糾正偽語文、泛語文的同時,語文課又出現(xiàn)了新的繁瑣分析的傾向,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
一、繁瑣分析披上了對話的外衣
近日,聽了我校一位老師上《水》一課。在教學過程中,教者圍繞教學重點,抓住重點句子引導學生精讀,和文本深入對話。由于教者在對話的過程中沒有重點,把本應精煉的對話嚼碎了。咬文嚼字成了另一種繁瑣分析。
?。ǔ鍪揪渥樱河浀媚菚r候我們一個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處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經常要排上一個小時的長隊,才可以挑上一擔回家。)
師:仔細讀讀這個句子,說說哪些詞語讓你感到水的珍貴?
生1:“十公里之外”,可以看出路途遙遠,說明水來之不易。
師:能讓大家感受到嗎?
(生重讀“十公里之外”。)
生2:“一個小時”,多么漫長的等待,可以看出人很多?! 煟鹤吡耸锏穆?,還要排上一個小時的長隊,水來得多不容易?。∧茏尨蠹腋惺艿綍r間之長嗎?
(生把“一個小時”讀得很慢。)
師:再仔細讀讀,還從哪些詞語感受到水的珍貴?
生3:我從“一擔”體會到,水太珍貴了,每人只能挑一擔。
生4:一個“挑”字,說明每一擔水都要挑十公里,水來得太難了。
生5:“一處很小的泉眼”,說明水流量很小,水很珍貴。
生6: “一個村子”,說明這處很小的泉眼是全村的水源,那里水太少了。
師:一個“才”字,讓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7:我從“才”體會到了等待的時間之長。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感受水的珍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