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發(fā)布者:網(wǎng)上發(fā)布
關于閱讀,很多老師都說“得閱讀者,得天下”,老師們這樣講是有道理的,在中學英語教學階段甚至在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閱讀的作用或者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為過。近年來,許多出版社都出版了一些英語專家回憶自己英語學習經(jīng)歷的書籍,其中許多專家都強調了閱讀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許多人的英語學習都是靠閱讀英語讀物而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所以,我今天的報告將圍繞閱讀教學來交流看法,主要談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閱讀的作用,二是目前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三是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
一、閱讀的作用
對于閱讀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大家都沒有異議。但要明確閱讀的具體作用,恐怕許多教師并不是特別地清楚,因此在這里有必要講一下,因為只有明確了閱讀的作用,也就是閱讀的目的,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具體的措施來達到這些目的。否則,就會無的放矢,只能跟著感覺走。在整個外語學習過程中,閱讀具有雙重的作用,它既是外語學習的目的,也是外語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說它是外語學習的目的,是因為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中,閱讀是核心技能之一。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一定是一個具有很強的閱讀能力的人。說它是英語學習的手段,是因為聽、說、寫、譯等其他技能的獲得是在閱讀的幫助下實現(xiàn)的。所以說閱讀肩負著“目的”和“手段”的雙重功能。下面我們來看閱讀在英語教學中起到的具體作用。首先,從技能的角度來看,閱讀本身就是一項重要技能。談到語言技能,我補充一點,請老師們,尤其是高中英語老師們注意,過去我們只強調聽、說、讀、寫四項技能,除此之外,對于外語學習者來說,翻譯也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將來英漢翻譯很可能成為高考的重要內容,實際上上海高考已經(jīng)這樣做了?,F(xiàn)在我們再回到閱讀的作用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同時可以獲得語音、詞匯、句法、語法或者句子結構以及語篇等各方面知識,直接為寫作和口語表達奠定了基礎。對外語學習者來說,口語表達和寫作所用到的單詞、句子、以及篇章結構等主要來自于模仿,而模仿的主要對象就是閱讀。閱讀可以培養(yǎng)語感,只有通過大量閱讀學生才有可能培養(yǎng)出良好的語感?,F(xiàn)在英語教學中可以使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如:視頻、音頻等。在過去沒有這些媒介的情況下,閱讀的作用就更為明顯了。但即使今天在我們擁有視頻或音頻的情況下,閱讀的作用也沒有任何理由被弱化,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培養(yǎng)語感,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另外,從內容的角度來說,語言是信息的載體,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獲取新的信息和新的知識。通過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知識的獲得以及對于閱讀內容的思考,學生可以培養(yǎng)思維能力、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
二、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如果仔細思考,我們會發(fā)現(xiàn)目前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還不能讓閱讀很好地實現(xiàn)以上功能。這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第*,閱讀量不足。根據(jù)《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的規(guī)定,除教材外,高中英語閱讀量要求在20萬詞。一般來講,在32開紙上印刷的詞量在300到400之間,也就是說,如果要完成20萬詞的閱讀量,學生就需要讀500多頁這樣的英語材料。有的老師可能會說,閱讀500頁并不多,但是請老師們注意,現(xiàn)在教學中使用的教材以及輔導資料等在排版印刷時間距很大,而且很大篇幅被閱讀理解試題及相應的選項所占據(jù),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閱讀本身,所以這是學生閱讀量不足的原因之一。另外,從整個英語教學來看,學生在初中學習階段要求閱讀量達到15萬詞以上,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學生并沒有達到。也就是說,學生在初中階段閱讀量是“欠賬”的,如果要求學生順利高考或者達到高中英語教學的目標,這個賬是要還的,那么高中應該完成的閱讀量加上初中欠下的賬就接近25萬到30萬詞左右,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的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第二,現(xiàn)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大的問題就是將應試訓練和閱讀訓練等同起來。很多老師存在一種心理,認為如果不做題那么閱讀就是白讀了,所以從高一到高中畢業(yè),學生閱讀的所有材料都是應試性的閱讀題。而實際上我們要知道,應試訓練并不等同于閱讀訓練,原因之一,兩者的目的不同。應試訓練目的在于想方設法地做對題目,而閱讀是為了獲得信息,獲得啟發(fā)的過程,這兩者之間是不同的。例如:我們日常經(jīng)常閱讀報紙、期刊等,如果每讀一篇就要做一系列試題,那么我們還會想讀這些刊物嗎?也就是說,大量的應試訓練消減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F(xiàn)在高考改革,實際上讓人很擔心,目前英語每年六月份只考一次,而改革后每年可以考兩次。按浙江試點看,每年要在6月份和10月份各考一次,*兩年內有效,這就意味著高考又提前了,會導致應試訓練越來越嚴重。但請老師們注意,應試訓練不等于閱讀訓練。另外,應試訓練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閱讀的材料不新,缺乏時代感。很多情況下為了給學生選閱讀理解題,一般都是從一些現(xiàn)成的閱讀訓練書上去尋找,這些材料的質量,包括語言和設題在內,都良莠不齊,很多語篇閱讀材料已經(jīng)成了幾手材料了,另外信息量也受限。還有一點就是篇幅太短, 所以現(xiàn)在所用應試材料是不能滿足閱讀訓練要求的?!坝賱t不達”,請老師們不要只搞高考應試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了,稍加輔導,學生就可以在各種考試中具有良好的表現(xiàn),考出好的*。讓學生整天沉浸于題海之中,勢必會扭曲正常的閱讀過程,無法實現(xiàn)閱讀的功能。
另外,包括高中英語教學在內的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另一個嚴重問題就是“精泛不清、職責不明”,即“精讀不精,泛讀不泛”。精度與泛讀的區(qū)分是我國長期的英語教學過程中積累下來的被證明是成功的、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但目前兩者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尤其是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們對課文教學有很多模糊的、甚至是不正確的認識。所謂的精讀與泛讀在高中英語教學階段,無非就是兩點,一點是課文教學,尤其是主課文基本上屬于精讀的范疇,課外閱讀基本屬于泛讀的范疇?,F(xiàn)在我們存在的問題是精讀沒有精到應該達到的程度。應該以精讀為核心,泛讀圍繞精讀來進行,這是合理而且理想的做法。精讀必須為泛讀做好語言準備,通過精讀教學為學生解決詞匯、句子、語法的問題,這樣學生就會順利進行泛讀。但現(xiàn)在課文教學沒有做到這點,學生的泛讀也就難以順利進行,從而使得學生的閱讀量受到限制,課文的學習也沒有達到效果。為了回答精讀和泛讀職責的問題,我們需要進一步區(qū)分教學閱讀和現(xiàn)實閱讀。
很多老師聽專家報告、講座、或者讀一些書,會經(jīng)常接觸到這樣的說法,說“閱讀的時候我們很少會關注語言本身,我們關注的都是文本信息”,這種說法往往是混淆了教學閱讀和現(xiàn)實閱讀,我們在進行現(xiàn)實閱讀時確實是不用頻繁地查字典,而更多的是關注閱讀信息的獲取。但是怎樣才能讓學生具備現(xiàn)實閱讀的能力呢?我們之所以開展英語教學正是因為學生還不具備進行現(xiàn)實閱讀的能力,課文教學是屬于教學閱讀的范疇,而教學閱讀正是為了使學生具備能夠進行現(xiàn)實閱讀的能力,所以我們不能將教學閱讀和現(xiàn)實閱讀混為一談。
三、應對措施
那么我們來看教學閱讀需要做哪些事情。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看閱讀教學的三個層次,*基礎的就是語言層次,在此之上是信息層次,最后一個是思想層次。首先我們看語言層次,在現(xiàn)實閱讀中,我們關注信息層次和思想層次要多于語言層次,而在教學閱讀過程中,我們則必須要關注語言層次,幫助學生掌握語音、詞匯、句子結構、語法、語篇結構等語言知識,這是閱讀教學*基本的任務。目前閱讀教學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xiàn)象,那就是從原來的過度關注詞匯、句子結構教學到現(xiàn)在所謂的先進教學理念,重點集中在課文篇章結構上,這是從一個極端到了另一個極端。所以各位老師需要注意:第*,我們不能忽視詞匯、句子、語法等語言知識,在此基礎之上,我們要進一步關注語篇結構知識。有的老師說,因為上課時間有限不能完全兼顧,這就要求老師在課文教學過程中學會重點突出。以詞匯為例,高中要求3500的詞匯量,以及1000的衍生詞。在高考寫作中學生能夠熟練使用的大概只有600個詞左右,其中只有幾個高級詞,剩下絕大多數(shù)都是常用的詞,由此可見,老師在教學中要區(qū)分詞的使用環(huán)境,哪些詞是需要學生見了認識的,哪些是讓學生在口語表達和寫作中熟練使用的,這樣就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對于句子結構也是一樣,在中學生的英語寫作中,能駕馭的句子結構有哪些,從而有側重點地去教學。在高中教學中,老師和學生都很辛苦,但其中仍然存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很多老師都是隨機拿來閱讀材料給學生讀,最后學生很疲憊,教學效果也不理想。這是因為教師對教學以及對教學內容的分析與思考還沒達到一定程度。
另外,關于語言知識,我們有必要對詞塊教學問題作一下特別的強調,因為這一直是語言知識教學的一個盲點。在單詞和句子之間還有一個語言成分叫作詞塊、或者詞匯塊,例如,lunch time, let us start with, honestly speaking等等,這些看起來不像是一個詞,但我們在使用中常常將它們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同樣,還有一些動詞短語以及習語,例如,take up, take off, get on等,這是我們在教學中很重視,其他的如recorder player,taxi driver,the day after tomorrow等組合則不太受重視,我們一般不認為它們是一個語言單位,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另外,還有搭配。談及搭配,我們要知道搭配不僅有動詞短語搭配,名詞與介詞等的搭配,其實還有名詞與動詞,動詞與名詞,形容詞與名詞,副詞與動詞等之間的搭配。與搭配相關的一個關鍵的概念就是“共現(xiàn)”,即“同時出現(xiàn)”。如果兩個詞經(jīng)常是同時出現(xiàn)就是搭配關系。如動詞和名詞搭配“walk the dog”, 形容詞和名詞搭配“good friend”。還有一些慣用的表達,如“hold on please”,以及一些句子框架等都屬于詞塊。說到句子框架,老師們可能會想到句型,而談到句型,很多老師想到的是*固定的句式,例如,neither ... nor, either ... or ,not only ... but also ...等等。但它涵蓋的范圍應該更廣,句型叫做“sentence frame”,即句子框架。就像地上打樁,不同的地方打釘子,只能在這個框架范圍內填東西。例如:“Sorry to interrupt, but can I just say ...”前面都固定,后面填內容,類似這樣的句子就是句型,再如:“I wonder ...” “it’s because ...” “I can well remember that ...” That was the time when ...”學生掌握多了,語言能力自然就強。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在這里不進一步展開,只是提醒老師注意詞塊這一概念,老師們還可以進一步閱讀有關的文獻。在英語教學中,詞塊教學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第*,在使用時,詞塊相當于建筑過程中的預制塊。我們講語感,其實語感的強弱與預制塊的多少密切相關。詞塊掌握的多少決定著語言處理的速度,從而影響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教學生掌握這樣的詞塊。我仔細觀察過一線教師的教學課堂,發(fā)現(xiàn)對于詞塊的教學還是一個空白點,這已經(jīng)成為目前制約中國人學習英語的一個非常大的瓶頸,尤其是對英語表達的流利程度的制約。
接下來我們來看信息層次,這個問題不需要過多的解釋,簡單講就是基于我們對語言的掌握來自然地獲取意義,得到事實信息。我要強調的是要注意信息之間邏輯關系的處理,這是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中很容易忽視的。無論閱讀的文章是議論文、記敘文或者說明文,文章內容演化的主線是什么,對很多老師的教學來講是一個空白點。當教師講完一篇文章后,能否明確各個步驟,并且能否將事實與細節(jié)貫穿在一起讓學生把握主線。以議論文為例,議論文是具有說服性的,作者想說服給讀者一個什么樣的核心觀點,為了達到這個說服目的,作者用了什么樣的內容,其間的內容都是什么樣的邏輯關系,這個方面的教學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從2014年開始,各地陸續(xù)進行高考改革實驗,具體到英語學科,閱讀理解將會越來越重視對于信息之間邏輯關系理解的考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語篇閱讀能力。而且,近年來各個地方的高考題目已經(jīng)陸續(xù)出現(xiàn)了這樣的題目,例如,在閱讀一篇短文之后,要求學生根據(jù)短文內容填充詞匯,完成一個段落,而這個段落就是整個文章內容的概括,其中的關鍵就是要把握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
所謂的思想層次,就是說學生可以體會到文章里隱含的意思,形成自己的評價與判斷,并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形成情感的共鳴,獲得閱讀的美的享受。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多的是來自于這一點。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思維能力、思想品德以及形成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方面。我之前反復強調“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不一定就是批判,它更多的是要形成自己的評價和判斷,這個能力是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提高的。高中英語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經(jīng)過編者反復篩選后納入教材的,無論是內容上還是思想上都是很好的,這些為我們開展課文教學提供了方便。
上面我們談論了閱讀的三個層次,也就是語言層次、信息層次和思想層次,對于課文教學,或者說精讀教學來說,它們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課文教學做好了,讓學生具備足夠的語言知識儲備,也就是要掌握足夠的詞匯、句子和語篇知識,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他們才能夠在課后順利進行泛讀訓練,這樣精讀與泛讀之間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就會很好地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目標。
結合以上所講內容,我再針對目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重點強調以下幾點。首先是關于精讀教學,也就是課文教學,第*,進一步加強課文教學。在課文教學中我們要防止兩種極端化的傾向,一是把課文教學等同于詞匯和句子的教學,不注意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語篇層面的教學,而是以語篇教學為借口,忽視對基礎知識的教學。建議老師在備課時首先對課文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可以按照語言層次、內容層次、思想層次三個方面充分挖掘。以語言為例,在備課時要看文章里有哪些生詞,哪些是重點詞匯,哪些是重點句型,有些老師在這方面?zhèn)湔n不充分,完全依賴生詞表或者教師用書照本宣科,這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就詞的使用程度等進行仔細的研究和思考,如:哪些是學生容易掌握的、哪些是難以掌握的、哪些是要辨析的、哪些是在語言表達上需要掌握的。一本教材一位老師至少會教上十幾遍,那么老師是不是要思考一下,第二遍教時與第*遍相比有哪些改進的地方。實際上,很多老師沒有做這樣的思考。精讀要精,從而為課外閱讀打好基礎。第二,重視詞塊教學。在最近幾年的寫作和教學講座時,我每次都要強調這一點,但是似乎效果并不明顯,盡管很多老師也贊成這一看法,但是落實到行動上的并不多。第三,重視篇章教學,尤其是要注意對于語篇的結構和對于信息之間邏輯關系的把握。第四,重視對文章思想內容的挖掘。語文教學比較重視這一點,但是學生往往不喜歡,因為語文的思想內容挖掘太政治化了。比如魯迅的文章一定要按照限定的思路去分析,完全沒有給學生形成自己看法的空間。但外語學習沒有這樣的限制,所以我們應該很好地利用外語的優(yōu)勢,對文章思想內容進行深入挖掘,以彌補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上的不足。
接下來的建議是關于課外閱讀,也就是泛讀。首先要知道目前課外閱讀量還不夠,我希望各位老師把課外閱讀作為日常教學的組成部分,將其納入教學計劃,形成課堂內與課堂外,精讀與泛讀,課文與課外閱讀的有機結合。另外,老師在為學生選文章時,不一定要做多項選擇的閱讀理解題。因此,課外閱讀要明確目標,不要急于做應試訓練,尤其是高一教學中,閱讀不要套上高考形式,那樣反而事倍功半。關于課外閱讀的選材,老師們需注意以下幾點:第*,選材要和課文有很強的相關性,課外閱讀要和課內文章配套結合。這里的“相關性”不一定就是內容的相關性,還要考慮語言難度也要吻合。另外,語言知識方面也要相關。也就是說,課外閱讀的材料要盡可能地覆蓋課文中的詞匯和句子結構。第二,難度一定要適宜,要保證略低于課文的難度。第三,要保證文章具有信息性,即文章一定要有新的東西,要為學習提供新的信息。這就要求閱讀的文章具有很強的時代感,要與當今社會的發(fā)展密切結合,這樣學生讀起來才會感覺到有意思。第四,要有益智性,能夠給人以啟發(fā)和思考,激發(fā)人們的共鳴。如果老師按以上原則去選材,也是對學生進行了前期的科學培養(yǎng)。另外,教師選材后要對閱讀材料進行一定的處理,凸顯一些重要的語言點,可以采用下劃線、變黑體或者斜體的方法把一些期望學生關注的詞匯、短語、搭配、或者句子結構凸顯出來,這樣可以很好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強化閱讀的效果。